东莞清溪华美妇产医院:没把“大姨妈”当回事,结果一查竟是...

45岁的女教师月经超量5年不重视,以为是更年期的正常反应。直到因为下腹剧痛、大量阴道出血来到医院就诊,没想到竟查出子宫内膜癌晚期。
“大姨妈”超量5年没当回事,拖出癌症
据报道:家住汉口后湖的林女士是一位初中语文老师,40岁那年,她发现自己的月经量突然增大了,以为是更年期症状便没太在意。在接下来的5年里,林女士每次“大姨妈”的量都非常多,而且还伴月经紊乱。3个月前,林女士出现了月经干净两三天后再次阴道流血的症状,且出血比较多,但这也没引起她的重视。直到,下腹部摁起来有点儿疼,有天下午她在家上厕所时因阴道出血过多突然昏倒,家人才赶忙将她送到医院。
医生检查发现其血色素只有50g/L,属于重度贫血,急诊B超提示子宫异常增大伴内膜异常增厚,医生立即为她进行了诊刮手术,诊刮术后病检提示:子宫内膜癌。后续盆腔磁共振检查提示子宫内膜癌三期。日前,林女士已经做了子宫内膜癌手术,术中发现子宫内膜肿瘤已侵犯子宫表面。医生遗憾地表示:“其实早期各种症状都在提醒林女士身体异常,她的癌症就是拖出来的。”

子宫内膜癌——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
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,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。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,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7%,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%~30%。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,其中75%发生于50岁以上妇女。近年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。
妇科医生指出,异常阴道流血为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症状,约90%的患者出现阴道流血或阴道排液症状。阴道流血可表现为月经增多、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,如为绝经者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,量一般不多;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。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、贫血、消瘦等症状。

子宫内膜祸端-雌激素
↓↓↓
1.甜食惹肥胖-引来子宫内膜癌
虽然,甜食与子宫内膜癌没有直接相关性,但甜食引发肥胖却是毋庸置疑。甜食摄入过多,糖原储存达到上限,便会转化成脂肪。脂肪除了积蓄糖原外,还会促使雌激素水平上升,并转化为雌酮。而子宫内膜癌(Ⅰ型)属于雌激素依赖型疾病,从这一角度分析,甜食确实会加大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。
但二者是否明确相关,还需进一步的研究,毕竟不同种族、不同地域的人群,遗传基因、环境及饮食结构等等皆不同。
2.雌激素滥用致发病年轻化
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渐上升,虽不及欧美国家普遍,但也已居于国内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第二位。而且该病越来越“年轻”,40多岁的患者不在少数,这很有可能与食品激素的添加及激素化妆品的滥用有关。
3.子宫内膜癌早期易发现
子宫内膜癌早期症状明显,一般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,多为持续少量出血,或是一次性大量出血,应与月经不调相鉴别;有些晚期病人,肿瘤组织坏死,脱落,阴道会排出洗米水样或是血水样液体;也有部分患者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,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。
